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分类 > 酒文化 > 酒礼酒俗 > 正文

长城葡萄酒产区有哪些优越条件?

发布时间:2013-07-07 23:15:52      来源:51推一把
【摘要】沙城地区以全国战斗英雄董存瑞故乡而闻名于世。“怀涿盆地”由于其北依燕山,南靠大马群山,四周群山环抱,中有桑干河、洋河横贯其中,海拔高差明显,故而形成盆地。 沙城产区  沙城产区是长城葡萄酒的产区。   古为上古郡郡治地,今是塞外开放“窗口”的怀涿

沙城地区以全国战斗英雄董存瑞故乡而闻名于世。“怀涿盆地”由于其北依燕山,南靠大马群山,四周群山环抱,中有桑干河、洋河横贯其中,海拔高差明显,故而形成盆地。
 

 


沙城产区

  沙城产区是长城葡萄酒的产区。

  古为上古郡郡治地,今是塞外开放“窗口”的怀涿两县,地处河北省西北部,东临北京,西接张家口,总面积4603平方公里,总人口65.8万人。怀涿两县历史悠久。在原始社会晚期,已成为北部部落经常活动的地区。《史记》载:“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”,其古战场即在其境。公元前279年,燕筑长城,造阳城置为上谷郡治。经秦、汉到三国时,以大古城设为上谷郡治历史长达500多年。明正统14年,今土木村曾发生震惊明史的“土木之变”,成为明朝历史的转折点。1948年,新保安战役揭开了平津战役序幕。新中国建立后,沙城地区以全国战斗英雄董存瑞故乡而闻名于世。“怀涿盆地”由于其北依燕山,南靠大马群山,四周群山环抱,中有桑干河、洋河横贯其中,海拔高差明显,故而形成盆地。“怀涿盆地”被学者们称为“沙城地区”,是我国历史悠久且规模最大的葡萄及葡萄酒产区之一。沙城地区盛产的葡萄被誉为“东方明珠”,成为国宴佳品;沙城地区生产的葡萄酒,享有“东方美酒”之盛名,行销国内外;是“中国最著名的鲜食葡萄产区和优质葡萄酒生产基地之一。”

  一、地理特征

  “怀涿盆地”即沙城地区位于北纬40。410—40。3521,东径115。1648—115。580之间,正处于世界上种植葡萄北纬40。的“黄金地带”。葡萄生产地域含部分丘陵地区和全部河川区,总面积占116.6万亩,适宜种植葡萄面积近60万亩,点总面积的50%。沙城地区地形地貌类型复杂,中山、低山、丘陵、阶地、河川旱地皆有。地势由中间“V”型盆地分别向南北崛起,西北高而东南低,梯枇倾斜,海拔从394米到1978米,高差明显形成不同高差带的小气候区域,为葡萄的垂直分布和不同品种葡萄栽植,获得适合不同酒型、酒种的优质原料提供了良好的地理条件。

  二、土壤

  该地区位于桑干河和洋河河谷,葡萄多数种植在恒山余脉的北坡,河川地区多为沙壤土,坡地多为风积粉细砂质土壤。土层具有良好而有效的排水功能,以防止根系淹水引起氧的阶段性缺乏。土层深厚,上下一致。往往深达数十米,土质不变。根系的相对活力强,可汲取深层的养分,利于葡萄营养的储存。有丰富地下水可打井灌溉。

  土壤有棕壤、褐土、草甸土、水稻土、灌淤土、风沙土等10个大类,27个亚类,总面积116.6万亩,其中褐土分布最广,占总土面积的85.6%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.22%,最高5.68%,全氮平均含量为0.13%,属中级,速效磷含量平均为4.1PPM,平均5级,钾元素含量较高,速效钾含量为42.9—214.8PPM,平均128PPM,平均属3级,为富钾土壤。区域内土壤PH值为7.8,属微碱性。

  三、气候条件

  该地区年平均气温为7—9℃;七月平均气温23—24℃;绝对最高气温为38—42℃;一月平均气温为-8—-11℃;绝对最低气温-22—-26℃。无霜期为150天—180天,完全适合葡萄的生长。10℃以上的有效积温为3500℃左右,适于酿制除浓甜葡萄酒外的各种类型酒。

  1、昼夜温差大

  年平均日温差为12—15℃,据每日早、晚的温差大9—13.5℃,下午到午夜的温差则更大。土壤温差5厘米处为17,10厘米深处为14,有利于植株养分的积累。葡萄成熟的8、9月份的气温平均为16---20℃,有利于葡萄风味物质的形成,使葡萄的含糖量高、含酸量也高,独特风味。

  2、日照天数长,太阳辐射量高

  该地区位于北纬42度,太阳年辐射量在140卡/厘米.年左右,春夏秋季占全年的84%,日照时数约为2900—2980小时,四至九月生长季节占全年50%以上,日照百分率为60—70%,葡萄得到充分的阳光和温度,光照对酿酒葡萄的生长至关重要,葡萄在成熟期里有充足的阳光,使红葡萄的色素较浓。

  四、水资源

  沙城地区水资源丰富,有地上水、地下水和过境水三部分,共9.89亿立方米,其中自产地表径流量1.15亿立方米,地下水资源1.25亿立方米,过境水7.49亿立方米。地上水境内有永定河、桑干河、洋河、妫水河4条河流,最后汇入官厅水库。地下水1.25亿立方米,每年可利用6352万立方米。多样性地形地貌、多类型土壤、差异较大的气候特点,为不同酒种的不同品种葡萄栽培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,使其成为中国酿酒、鲜食葡萄的最佳产区之一,以盛产白牛奶、龙眼葡萄面闻名全中国。到目前,区域种植面积达20.6万亩,占全中国葡萄总面积的7%,年产量30万吨,占全中国总产量13%,栽培品种达105个。

  五、降水量

  本区远离海洋,降水量只占华北平原的三分之二,为长江里流域的三分之一左右,河谷地带降水量比周围更少。怀来是相对少雨中心,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,其中夏季的降水量240—260毫米,秋季为60毫米,使葡萄的皮层厚度增加,颜色加重,香气持久,单宁增加,同时不容易引起腐烂和感染霉菌而影响葡萄酒的质量,病虫害比较少,并且对葡萄的成熟、采收都极为有利。

  六、风

  怀涿盆地由于受燕山山脉的阻挡和季风气候的影响,使春秋为风季,开花期的大风会形成自然疏果,促使产量不会太高;成熟期时风会除去叶片和葡萄上残存的水分,有利于植株之间的通风,不易感染病菌。